在中國古建筑中,屋脊是屋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屋頂?shù)闹匾b飾部位。特別是在皇家建筑或大型寺廟的主殿上,屋脊上都有一些獸形的裝飾瓦件,根據(jù)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,有不同的稱呼和定義。
1:鴟尾(或稱鴟吻、龍吻或正吻)
鴟尾是指正脊兩端各有一獸形裝飾,兩者相向口吞正脊,又稱正吻或吞脊獸。“鴟尾”的稱呼早在東晉時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,南北朝時期各個國家都在使用,直至后世,歷代沿用。自唐開始廣泛使用“鴟吻”二字,且宋代民間稱“鴟吻”也比較普遍,大概是當時鴟吻的形狀多張口吞脊的緣故。也正因此又有了另一個稱呼“吞脊獸”,多用于清代。從元末到明、清時期鴟吻的形象逐漸從獸頭演變?yōu)辇堫^,龍的形象更加清晰,直至完全變?yōu)辇堒|,所以“龍吻”的稱呼也應運而生了。
2:垂獸及戧獸
正脊的兩端是四條垂脊,它們兩兩相構,構成人字形,垂脊上的裝飾構件是垂獸。以垂獸為界分為獸前和獸后兩部分,垂獸之后叫垂脊,垂獸之前叫角脊。
在中國古建筑屋頂形式中歇山式屋頂比較特殊,除了正脊和四條垂脊之外,還有四條戧脊,在垂脊端部有垂獸,在戧脊端部有戧獸。
3:正脊獸
城樓或一些府第建筑的正吻常改做“正脊獸”。正脊獸也叫“望獸”,俗稱“帶獸”,其形象與垂獸相同,放置時應將獸的嘴唇朝外。
4:走獸
角脊上一排動物雕飾,稱走獸(或脊獸)。最前面一個稱仙人(宋稱嬪伽),后面一排小獸多做蹲踞狀,清稱走獸,宋稱蹲獸。這些小獸使用的種類和數(shù)量與其所處的朝代和建筑等級有直接關系。
(1)套獸
套獸即套在仙人之下仔角梁的預留榫上的獸頭形陶質(zhì)裝飾構件,既美化了檐角又可以保護仔角梁的頂端不受雨水侵蝕。
(2)寶頂
主要用于中國古建筑屋頂中比較特別的形式:攢尖頂。攢尖頂?shù)倪\用很早可以追述到原始社會。多用于面積不大的建筑屋頂或屋面較陡處。其特點是沒有正脊,無論幾個坡面,最后都“攢”在一起。在頂部交匯于一處,其上再覆以寶頂。
寶頂?shù)脑煨痛蠖酁轫殢涀霞訉氈榈男问,偶爾也做成其它形式,如寶塔形、煉丹爐型、鼎形等。常見的寶頂形式多可分為寶頂座和寶頂珠兩部分,無論屋頂平面是什么形狀,寶頂?shù)捻斪矫娲蠖酁閳A形,頂珠也多為圓形,但也可做四方、六方、八方形等等。
寶頂除可以用于攢尖建筑上,偶爾也可以用于正脊上。
中國古建筑屋脊上裝飾藝術富有民族特色,富于魅力。建筑屋頂脊飾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物質(zhì)載體,經(jīng)歷數(shù)千年的傳承、發(fā)展與演變,呈現(xiàn)出一幅豐美鮮活的歷史畫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