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建筑的組群方式有兩類,一類是對稱布局,一類是自由式布局。以中軸對稱的組合方式占多數(shù)。宮殿、寺廟、祠堂、民居、會館、書院,都是有軸線的。在一線軸線上面縱深發(fā)展。
1、中軸對稱之美
大家看故宮,就有完整的軸線。前面就是天安門,天安門后面是端門,端門后面就是午門。然后是太和門,三大殿: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。再過了乾清門,就是乾清宮、坤寧宮。然后有后花園,直到最后面的后門神武門。出去之后是景山。這一條主軸線的對稱非常的嚴整。
自由式的平面組合,一般的體現(xiàn)在園林中間。園林中間也有一部分的軸線對稱的組合。尤其像皇家園林,如北京的頤和園、北海、中南海、承德避暑山莊,都是一大片皇家園林中間,根據(jù)山水地形,建筑自由的布局。但是局部的位置也是中軸對稱的。
我們再看云南麗江木府。它是云南麗江一個王府。它位于云南納西族地區(qū)。是一個土司王。而木府是麗江城中的一個宮殿。它也有類似皇宮中的一個中軸線。
山東曲阜,也是如此。也有非常完整的中軸線。
2、庭院深深之美
這種布局有一個特點是往往以一條最重要的軸線為主。在建筑和庭院不斷的交替中往縱深發(fā)展。而這一個庭院和建筑就是一進。它代表著身份和等級。進數(shù)越多,那代表著這個建筑的主人身份地位就越高。
在進數(shù)的增長中,它顯示出了中國建筑特有的一種氣氛。我們經(jīng)常會聽到說,庭院深深,豪門深似海。它會給人一種神秘感。比如說我們站在天安門外面,往里面看,就會感到一種神秘性,它的那種威嚴性。
其實,民居也是一樣,比如永州干巖頭村周家大屋,就有一條軸線往縱深發(fā)展,有大門、二門、堂屋、天井,往縱深發(fā)展進去。
3、橫軸分支之美
在中國古代民居中,不僅有縱軸,而且還會有橫軸。這是因為,它經(jīng)常是一個大家族聚居。在這個大家族中,會有分支出來。然后這個分支又有分支。這就像樹枝一樣。這尤其體現(xiàn)在南方的民居住宅中。
古代的建筑中間,往往有幾條縱軸線。那每條縱軸線就都是一路。比如說岳麓書院,就是兩路。而民居這樣的就比較少見了。
北方的院子典型的是四合院。而南方是天井院。四合院庭院比較開闊。在院子里可以種植植物。擺著石桌石凳。人可以在院子里活動。南方的天井院,人不在里面活動。它是四面的建筑圍合起來露出來一個小小的空間。四面朝著中間排水。中間人是不去活動的。
湖南有一個張谷英村的古村落。它就是有一條主軸線往縱深發(fā)展,然后旁邊就有橫軸線,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家庭繁衍的象征。一個軸線就相當于這個家族的一個分支。然后一個分支又分支。這就像是豐字型結(jié)構(gòu)。這就是南方最典型的家族聚居方式。
就像張谷英村,本來是一個人發(fā)展起來的。元末明初,張谷英從江西遷到湖南岳陽定居。子孫繁衍。到今天已經(jīng)是28代了。
其實這樣的建筑全國還有很多。如湖北漣源楊市鎮(zhèn)師善也是。
其實,中國平面布局還一個特點,一個庭院就是一個小社會。
4、庭院社會之美
宮殿、寺廟、祠堂、會館、書院、民居,都是如此。這個社會里就會有一個家長。有主有次。比方說宮殿,表達的是一個皇家社會。最大的當然就是皇帝了。最重要的就是皇帝上大朝的殿堂。那像北京故宮最重要的就是太和殿了。其他所有的建筑,體量比它小,面積比它少,布局也都在它的周邊。
而佛教也是一樣的。寺廟的布局來看,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如來佛所在的大雄寶殿。體量也最大,占據(jù)了最重要的位置。其他的菩薩都圍繞在它的周邊。
而民居住宅也是如此。也有一個家長。就是這個家里的老太爺。他住正房,其他的,就住廂房耳房等。所以一個建筑群就是一個小社會。就如人的社會。
5、中心建筑之美
中國古代建筑群的布局,有主有次,有中心庭院、有次要的庭院,有中心的建筑也有次要的建筑。
我們再看頤和園萬壽山,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八角攢尖的寶頂-佛香閣。前面是排云殿。非常嚴謹?shù)闹休S對稱。對著前面的昆明湖。旁邊還有一些庭院組合。也有一些軸線對稱。其他的地方就是自由組合了。
為什么這個皇家園林中間有那么多的中軸線布局呢?就是因為皇帝要住在這個園林中間,長時間住。還要處理朝政,朝會官員,體現(xiàn)皇帝的威嚴。再比如,頤和園里的勤政殿,就是慈禧太后處理朝政的地方。要接受文武百官提交奏折。所以也是整體自由布局的情況下,少部分的軸線對稱。再比如北海,也有軸線對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