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建筑斗拱的知識源遠流長,存在著一定的規(guī)律性,古建筑為什么要使用斗拱,作為一個新接觸斗拱的外行來說,很有必要深究一下關于斗拱的歷史,能更好,而快速的讓你了解斗拱,熟悉斗拱,更好的選擇斗拱廠家,來滿足自己的工程需求。
斗拱作為重要構件應運而生。它對屋的重載有一定的承托作用,加強了柱子與梁、枋、檁的結合,使其木結構接榫處不會因為過重的壓力而受損,有分力的效果。也正因為這樣,才能使沉重的屋面出檐深遠。當建筑受到地震影響時,不管屋頂向何方推移,斗拱都能承受,避免建筑物倒塌。歷史上北京曾發(fā)生過不同程度的地震,故宮太和殿的屋頂達兩千多噸重,卻沒受到損壞。四川平武報恩寺殿堂上的屋頂,在平武大地震時也啊安然無恙,也就是說作為傳力構件的斗拱具有抗震功能。斗拱以它吉祥的內涵和抗震功能獨步于世界之林。
建筑斗栱
斗拱在中國木構架建筑的發(fā)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,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(tǒng)木構架建筑形制演變的重要標志,也是鑒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。斗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。西周銅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,戰(zhàn)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°斜置拱的形象。漢代的石闕、明器、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。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、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,柱頂有斗拱承托檁、梁或樓層地面枋,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檁,各個斗拱間互不相連。漢代以后開始在柱間用斗拱,最初是一種在現(xiàn)代稱為人字拱的斗拱,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,上置一斗,承托檐檁。至初唐,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《說法圖》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拱。
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。這個時期斗拱的主要特點在于柱頭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,使斗拱和梁架拉結在一起,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拱也和井干狀的柱頭方(即枋)交搭在一起。建筑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、側兩面的梁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,斗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(jié)點。這時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,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。這個水平框架現(xiàn)在稱為"鋪作層",用于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,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,F(xiàn)存唐代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,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。宋《營造法式》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拱與梁架結合,已不如唐代緊密,但仍類似。
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。自明代開始,柱頭間使用大、小額枋和隨梁枋,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,間距加密。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拱中,而是壓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,直接承挑檐桁。因此,斗拱發(fā)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。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,斗拱在東漢和三國時期已經相當成熟,不僅承托平座,柱間輔作多用人字形,形成奇妙的韻律感,是建筑結構忠實直率的表露。唐代和遼代的屋檐平展,挑出深遠,斗拱更加成為塑造建筑形象的主要手段。從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、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及山門等唐、遼建筑遺存中,我們至今仍能體會到唐代斗拱和建筑的古樸雄健的時代風格。
與遼同時的北宋,已開始著手對斗拱進行大規(guī)模的改造,或者可以說宋代是斗拱演變史上一個重要的轉變期。由于屋頂?shù)钠露仍龃,立柱加高,斗拱的作用開始弱化,不僅比例變小,而且補間輔作增多。
南宋以后,斗拱更加細膩,元代以后,斗拱直接承托屋頂?shù)墓δ苻D由挑檐檁承擔,它的原始作用消失。到了明清,斗拱的結構作用已經完全退化,成為梁架與屋頂間的一個墊層,從外觀上看,那些細小堆疊的密密叢叢的斗拱,就好像屋頂與梁柱間的過渡性裝飾。這時它正由一般語言變?yōu)檠b飾語言,是對唐遼時代斗拱語言的一種記憶。
其實斗拱的衰落并不代表建筑的衰落,明清建筑結構的一系列重大變化,是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磚石更多應用的反映,是建筑高度增加和出檐要求弱化的結果。
斗拱的確是一種奇特的構件,一塊塊小木頭組合起來居然可以挑托起那么沉重,那樣深遠的屋檐。而一旦被發(fā)明出來,大家便要驚嘆其技藝之高超、匠心之獨運,而且它一般總是出現(xiàn)在較大型、重要的建筑物上,久而久之便成為統(tǒng)治者、權貴們的“私有物”,成為等級、地位、身份的一種建筑文化符號,到后來便發(fā)展為只有宮殿、寺廟及其他一些高級建筑才允許在立柱上與內外檐的枋上安裝斗拱,并以斗拱層數(shù)的多少來表示建筑的倫理品位。大雄寶殿上的斗拱就比寺廟其余配殿的斗拱要顯得復雜與雄偉,因為這是象征“獻給主佛釋迦的斗拱”。在營造中也將有斗拱的房屋稱為大式作法,將沒設斗拱的房屋稱為小式作法。
斗拱是中華民族建筑史上的杰出創(chuàng)造,也可以說是中國建筑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。
本文圖片及文字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,可聯(lián)系17782967686刪除.
|